close

  
更新日期:2009/06/09 09:51 記者王以瑾/台北報導.攝影 從布袋戲偶的「臉色」就能判斷這個角色的個性,比如說,臉色黃黃的,就是生病或落魄,而「青筍筍」的,和人類不一樣,這代表的是個壞胚子,紅臉如關公,是有正義感,黑色如張飛,個性魯莽……如果人類和戲偶一樣好蛋或壞蛋、境遇好不好都寫在臉上,這樣大家在一起生活應該簡單多了吧?布袋戲是一個很可愛的名稱,戲偶除了頭與手掌、露出的腳部外,身體和衣服縫在一起,四四方方的,就像一個方型布袋,而早期演布袋戲的簡易戲台也是方形的,戲演完了,藝師也將戲偶裝在大布袋裡揹著走;再也想不出比「布袋戲」更貼切的名詞。早期戲偶較不複雜時,只用單手就能操作,所以有「掌中戲」之名,不過,由大陸泉、漳州移民帶來台灣的布袋戲,後來有了大變革,除加入七彩燈光、炮火等聲光效果外,戲偶也一改傳統,打破原有的分類,發展出各種奇形怪狀的新偶頭,戲偶也不斷長高,從傳統大約30公分高度,變成3、4倍大,戲偶身體內的機關變多了,眨眼、開口說話都是小事,拉弓、射箭、噴火樣樣來,簡直和真人沒兩樣了,發展到這種程度的布袋戲,再也沒有辦法1人左右手各演1角,反而1個戲偶要靠兩個人才能操作。也許你看慣了電視上金光閃閃,會做很多模仿人類動作的布袋戲,回頭看到只有30公分的戲偶會覺得平淡乏味,不過,厲害的操偶大師,1個人、2隻手,還是可以讓你目不轉睛、哈哈大笑,而這種華麗的操偶技巧,卻不是後來發展出來的超大戲偶所能比擬。
徵信社,徵信
  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disco13 的頭像
    disco13

    如果你可以更愛我一點

    disco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